一陽生九華山團建之旅|妙有分二氣,靈山開九華
發(fā)布日期:2019-12-04
摘要: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山水畫意;工作不止每天公司與家的兩點一線,還有說走就走的團建!11月末,一陽生的伙伴們輕裝出行前往安徽池州九華山,共赴一場山水禪意交融的盛
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山水畫意;工作不止每天公司與家的兩點一線,還有說走就走的團建!11月末,一陽生的伙伴們輕裝出行前往安徽池州九華山,共赴一場山水禪意交融的盛宴。

九華山以地藏菩薩道場馳名天下,享譽海內(nèi)外。山上群峰競秀,怪石嶙峋,山泉潺潺,飛瀑轟鳴,松柏遒勁,廟宇毗連,晨鐘暮鼓,引人流連。作為一種文化自然,九華山千百年來承載著民間對地藏精神的信仰,后人建肉身塔供奉,九華山化城寺亦被辟為地藏菩薩靈跡。

一陽生九華山之旅第一站選在天臺寺。天臺寺又名“地藏寺”,位于九華山的天臺峰頂,海拔1306米,是九華山海拔高的寺院,亦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地的必到之處。一陽生的伙伴們清晨出發(fā),沒有選擇直達的纜車,而是選擇徒步登山,用雙腳感受九華山的巍峨與底蘊。

天臺峰的山腳屹立著一棵蒼翠的松柏,經(jīng)導游介紹這棵松樹史載于南北朝,距今已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,因其主干扁平翹首如同鳳冠、兩股枝干一高一低狀似鳳尾,造型神似鳳凰展翅,故名“鳳凰松”。在與鳳凰松合影留念后,一陽生團隊正式朝天臺峰頂攀登。

當天細雨蒙蒙,千山萬壑都隱藏在雨霧中,在山腳依稀可以窺得天臺峰的險峻。在長達三個小時的攀登過程中,我們欣賞到九華山絕崖千丈、似刀削斧鑿一般的山形,亦感受到禪寺中偈語梵音、寶相莊嚴的靈魂滌蕩。令人震撼的莫過于一路的臺階都有著虔誠的佛教徒嘴里念著“南無地藏王菩薩,拜”的口號而堅定地三步九叩登頂,那肉身嗑在堅硬而狹窄的石階上,正是“莘莘佛子,不為名利,三步一拜,所拜何為?誠兮敬兮,心之所需,巍巍德山,斯可造極。”頓時我們因攀登而產(chǎn)生的勞累與疲憊被一掃而空,伙伴們五人成隊,相互鼓勵扶持,在中午順利登頂天臺寺。


天臺寺高聳入云,伸手仿佛便可觸天。寺廟寶相莊嚴,煙火繚繞,禪鳴陣陣,讓人頓感心胸開闊,似乎象征著佛道由黑暗轉(zhuǎn)向光明,無數(shù)佛教徒虔誠拜謁,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??鞓返男θ荩丝烫炜找残∮瓿跣?,云開霧散,旁邊的師父雙手合十開示道:這是地藏王菩薩的慈悲護佑。

第二日游玩路線選擇了百歲宮與月(讀ròu)身寶殿,與前一日險峻的天臺峰相比,百歲宮的路線平緩了許多。百歲宮作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,相傳因九華山一位活了一百一十歲的高僧而得名,更因供奉著這位高僧的不腐肉身而被信眾敬仰。在百歲宮廣場,能看到門楣上有北洋軍閥大總統(tǒng)黎元洪題寫的匾額“欽賜百歲宮,護國萬年寺”。從廟門進去,果然見到無暇和尚的肉身,這是目前九華山去世早的和尚肉身,有感于高僧的篤誠之心,令人心中不免油然生起無限敬仰之情。

來到佛門圣地,相對應的,團建期間的每一餐我們都選擇了素食相佐,“而今饗食黃精飯,腹飽忘思前日饑。”千百年來九華山僧眾一直以素為食,遍采山中的天地靈氣,如今我們選擇素食果腹,宛如一場另類的文化修行。

歡樂的時光總是格外易逝,為期四天的九華山團建之旅在這里也落下帷幕。但正如佛語有云:真正的所謂修養(yǎng),真正的所謂用功,真正的所謂感受,是在心田里面進行的。而修行,是要在日常生活里保持覺悟的心,活在此時此刻,活得心安理得。本次九華山之旅讓我們近距離地與山川自然進行了一次心靈對話,雖然疲憊,但內(nèi)心卻感覺豐盈滿足,用一路風景洗滌心靈的塵埃,給心境打開一扇明亮的窗戶,滌蕩出潔凈堅韌的靈魂。

倉央嘉措說:“佛家講因緣果報,我們遇到每一個人都是因為曾種過要相遇的因,才會有相遇的果,一切出自偶然,卻又是必然。”本次團建讓一陽生的伙伴們欣賞到屬于九華山的禪韻獨秀,更是通過一路攜手并肩同行加深了團隊的凝聚力,就像登山路上遇到的那些無畏風雨險阻的虔誠信徒,他們身上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們的內(nèi)心,也激勵著我們接下來要更加專注高效地投入工作中,一路追光,向陽生長!

聲明:本頁面摘取的書籍及文獻內(nèi)容均為營養(yǎng)科普知識,僅供消費者參考學習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不代表產(chǎn)品功效,請消費者們理性對待。部分圖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發(fā)現(xiàn)侵權(quán)請立即聯(lián)系管理員刪除!
企業(yè)動態(tài)